新聞動態(tài)
首頁-新聞動態(tài)硝化與反硝化知識全面解析
硝化反應
硝化反應是在好氧環(huán)境下,通過自養(yǎng)型微生物——亞硝酸鹽菌和硝酸鹽菌的共同作用,將氨氮逐步氧化為亞硝酸鹽氮,再進一步氧化為硝酸鹽氮的過程。這一反應對于去除水中的氨氮具有重要意義。
反硝化反應
在缺氧條件下,反硝化菌(一種異養(yǎng)型微生物)會利用硝酸鹽中的氧作為電子受體,同時以有機物為電子供體,從而將NO2-和NO3-還原為2。這一過程稱為反硝化作用,其方程式為:NO2-+3H(電子供體-有機物)→5N2+H2O+OH-以及NO3-+5H(電子供體-有機物)→5N2+2H2O+OH-。
短程硝化反硝化
短程硝化反硝化是一種特殊的硝化反硝化工藝,其中短程硝化指的是NH3僅被氧化為亞硝酸根,而不再進一步生成硝酸根;隨后,亞硝酸根直接被還原為N2,即短程反硝化。這一工藝可以有效地從水中去除氨氮。
影響硝化與反硝化的因素
(1)pH值:硝化反應在pH值為0~0的范圍內進行得zui為gao效,而反硝化細Jun則適宜在pH值為0~5的環(huán)境中生長。因此,為了確保硝化和反硝化的順利進行,需要控制合適的pH值。
(2)溶解氧(DO):硝化過程需要充足的溶解氧,其濃度應維持在2~3mg/L;而反硝化過程則應在缺氧環(huán)境中進行,其溶解氧濃度應控制在2~5mg/L以內。通過合理調控溶解氧的濃度,可以有效地促進或yi制硝化與反硝化反應的進行。
反應池內溶解氧的濃度對硝化反應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。通常,溶解氧應維持在2~3mg/L的范圍內,且不得低于1mg/L。當溶解氧濃度降至5~7mg/L以下時,氨的硝化反應將受到顯著yi制。另一方面,反硝化過程需要在缺氧環(huán)境下進行,而溶解氧則對其具有yi制作用,因為氧會與硝酸鹽競爭電子供體,同時還會yi制硝酸鹽還原酶的合成及其活性。
此外,溫度也是影響硝化和反硝化反應的重要因素。生物硝化反應的zui佳溫度范圍是20~30℃,而反硝化反應則適宜在約30℃的溫度下進行。值得注意的是,當溫度低于5℃或高于40℃時,反硝化作用幾乎會完全停止。
同時,污水處理廠的堿度也是一個關鍵因素。一般而言,堿度應維持在約200mg/L的水平。通過物料衡算,我們可以了解到在硝化過程中,將1g氨氮氧化為硝酸鹽氮需要消耗約14g碳酸氫鹽(以CaCO3計)的堿度。而在反硝化過程中,每還原1g硝酸鹽氮為氮氣,會產生約57g堿度(以CaCO3計),并需要約86g有機物(BOD5)作為電子供體。
此外,碳氮比(C/N)也是控制硝化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(shù)。通常,應將BOD5與TKN的比值控制在5至8的范圍內,以確保硝化反應的gao效進行。
硝化細Jun作為自養(yǎng)菌,在硝化池中應保持較低的有機碳含量,以避免異養(yǎng)好氧菌過快繁殖,從而確保硝化菌能成為優(yōu)勢菌種。另一方面,反硝化細Jun作為異養(yǎng)菌,其電子供體主要來源于有機碳源。充足的有機碳源會導致C/N比值升高,進而促進反硝化作用,提高TN的去除率。當BOD5/TN的比值大于3時,表明碳源充足,無需額外添加;而當比值小于3時,則需要補充外加碳源。
此外,水力停留時間(HRT)對硝化和反硝化過程也至關重要。硝化過程的HRT應控制在4小時至10小時之間,反硝化過程的HRT則應在1小時至4小時之間。過短的HRT會限制微生物種群的生長時間,導致反應不充分。然而,當HRT達到一定值后,再增加其并不會顯著提高脫氮效果,因為過長的HRT會降低系統(tǒng)的有機負荷率,增加生物的內源呼吸,從而降低污泥活性。
同樣重要的還有污泥停留時間(SRT)。為了維持硝化菌群的數(shù)量,SRT一般應控制在10天至20天之間。由于硝化菌的增殖速度較慢,其zui大比生長速率為3至5天-1,因此需要較長的SRT來確保足夠的硝化菌數(shù)量。但過長的SRT也會導致系統(tǒng)有機負荷過低,使微生物因缺乏營養(yǎng)而死亡。
另一方面,氧化還原電位(ORP)也是控制硝化和反硝化過程的關鍵參數(shù)。硝化段的ORP值通常維持在+180mV左右,而反硝化段的ORP值則在-50至-110mV之間。ORP反映了水溶液中所有物質的宏觀氧化-還原性,其變化可以間接控制溶解氧濃度。特別是在DO濃度較低時,DO的微小變化會在ORP上產生顯著反映。
zui后,碳源投加量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。每克甲醇、乙醇、乙酸、乙酸鈉或葡萄糖都會對應產生一定的COD和BOD5,這些物質對硝化和反硝化過程有著直接的影響。通過合理控制碳源投加量,可以進一步優(yōu)化脫氮效果。
在污水處理過程中,碳氮比是一個重要的參數(shù),它影響著硝化和反硝化的效果。通常,反硝化的碳氮比控制在6至8之間是比較適宜的,這樣可以確保反硝化菌能夠有效地利用有機碳源進行脫氮反應。
關于鹽度對硝化菌的影響,實驗室中通常使用純氯化鈉來模擬2%的鹽度條件。在實際應用中,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微小的變化,但通??刂圃?%左右。需要注意的是,當鹽度超過2%時,硝化菌的活性會受到顯著影響。
此外,所介紹的菌種適用于多種生化系統(tǒng),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、接觸氧化以及載體流化床等。對于城鎮(zhèn)污水處理廠而言,硝化菌的投加量一般參考進水氨氮濃度和停留時間來確定。通常情況下,城鎮(zhèn)污水廠的硝化菌用量較少,大約在十萬分之一左右。為了確保效果zui佳,建議在前期連續(xù)投加三次。
另外,在硝化反硝化過程中,需要補充適量的堿度以維持系統(tǒng)的穩(wěn)定。雖然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可以用于補充堿度,但碳酸鈉的效果通常更優(yōu),盡管其價格相對較高。
?問題1:硝化菌對毒性沖擊的耐受性如何?反硝化菌的負荷范圍是多少?
答:硝化菌由于是自養(yǎng)菌,因此對毒性沖擊的耐受性通常較弱。至于反硝化菌的負荷,則取決于池中的菌量,難以給出具體數(shù)值。
?問題2:在我們的AO運行過程中,好氧池的pH值為2,COD濃度為600mg/L,氨氮濃度為140mg/L。請問應該將pH值調整到多少合適?是否可以在好氧池中加入片堿來調整pH?
答:好氧池的pH值一般建議調整至0-5之間。加入片堿是一種可行的調整方法。
?問題3:您的產品是固態(tài)還是液態(tài)?是否需要預先活化?
答:硝化菌呈液態(tài),而反硝化菌則為固態(tài)。通常不需要對這兩種菌進行預先活化。
?問題4:在處理特種廢水時,由于水量有限,我們關心菌種制備成本以及從制備到見效的時間。請問一般的菌株制備速度如何?特定微生物在工程中從制備到見效通常需要多長時間?
答:一般的菌株可以迅速大規(guī)模制備。制備成本因菌株而異,例如芽孢類菌株的成本相對較低,而硝化菌這類化能自養(yǎng)型微生物的成本會稍高。此外,如果需要特殊保藏,成本也會相應增加。通常情況下,引入菌株后大約一周左右即可觀察到明顯效果。
?問題5:在引入特定生物菌后,即使沒有外來沖擊,這些菌是否存在自然衰減的過程?我們注意到在某些石化廢水處理案例中,出水先明顯下降,隨后隨時間逐漸上升。這是否與菌株的特性有關?
答:這與菌株的特性密切相關。例如,硝化菌這類微生物可以在特定環(huán)境中長期存活,衰減很少或幾乎無衰減。然而,其他類型的菌種可能會隨時間延長而衰減,這時就需要定期補充以確保其活性。這種衰減與活性污泥系統(tǒng)中的土著微生物與引入菌株的競爭關系有關。
?問題6:能否提供關于硝化和反硝化速率的具體數(shù)據(jù)?例如,單克細Jun在一小時內能夠降解多少克氨氮或硝酸鹽?
答:硝化速率可以達到800mgNH4+-N/(L·h),但反硝化速率較難準確測定,目前尚無法提供確切數(shù)據(jù)。
?問題7:許多文獻指出硝化菌對起始氨氮濃度有一定要求。您對此如何理解?
答:確實,氨氮濃度越高對硝化菌的活性會產生一定的yi制作用,盡管硝化菌本身具有去除氨氮的功能。
?問題8:貴公司的成熟產品是否能夠適應各種廢水水質?不同水質的適應周期通常是多久?
答:硝化菌在各種不同水質中都需要一個短暫的適應期。在一般情況下,硝化菌能夠在三天內開始發(fā)揮作用,但為了確保其有效性,我們通常會保證在七天內一定能夠觀察到明顯的效果。
關于表面活性劑對硝化菌的影響,我們尚未進行過相關測試。然而,需要指出的是,硝化菌的yi制劑并非只有一種,具體還包括哪些yi制劑,建議您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資料。
此外,除了之前提到的乙炔外,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的毒性物質可能對硝化菌和亞硝化菌產生影響。例如,某些抗生素和重金屬元素可能對這兩種菌產生敏感反應。
對于反硝化菌而言,其zui佳停留時間取決于硝酸鹽的量和菌種濃度。在硝酸鹽量較多時,需要適當延長停留時間以確保充分反應。
至于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世代周期,硝化菌由于是化能自養(yǎng)菌,其繁殖速度相對較慢,世代周期較長。相比之下,反硝化菌的世代周期則較短,繁殖速度較快。
另外,若回流直接進入?yún)捬醭兀瑒t反硝化菌可能無法充分發(fā)揮作用。這是因為反硝化過程需要在缺氧環(huán)境中進行,而厭氧池通常不具備這樣的條件。
zui后,關于氨氮起始濃度對硝化作用的影響,不同菌種可能會有所差異。但通常情況下,當氨氮濃度超過10 0mg/L時,就可能對硝化菌產生yi制作用。